取消
首页  »  恶魔杨永信:十几年前,那个电击6000网瘾少年的人,如今怎样了?  »  恶魔杨永信:十几年前,那个电击6000网瘾少年的人,如今怎样了?

恶魔杨永信:十几年前,那个电击6000网瘾少年的人,如今怎样了?

恶魔杨永信:十几年前,那个电击6000网瘾少年的人,如今怎样了?

主演:
韩栋卢星宇李明轩 
备注:
类型:
枪战 其它 冒险 
导演:
奥利弗·帕克 
别名:
更新:
24-05-31/年代:2007
地区:
印度
《恶魔杨永信:十几年前,那个电击6000网瘾少年的人,如今怎样了?》内容简介
恶魔杨永信:十几年前,那个电击6000网瘾少年的人,如今怎样了?


2009年,在一间幽暗的诊室里,


五六个大汉将一个正在挣扎的,十五六岁的少年(🏸)死(🥩)死按在(🙈)处置床上。


他的四肢被牢(🔜)牢捆住,嘴被一块白布捂住,右手上的夹子和两个太阳穴上的电极片通过电线(🐌)共同汇向一台发出“滴滴”声的治疗仪(📂)。


此时,一(📉)位白大褂笑着问道:“你觉得错了吗?”


这句话就像某个仪式的开(🤑)场白。接下来,他按下仪器启动键。


少年发出凄厉的喊叫,浑身抽搐,整个脸都在剧烈颤抖。


上述场(⛩)景并(🕒)不是在(🤗)拍电影,也不是某(🐵)个特工落入敌人之手,而是在“治疗”那(🍤)些“误入歧途”的孩子。


这间诊室正是有名的“十三号室”,那个白大褂就是被一些家长奉为“神”的戒网专家杨永信。




小张第一次见到杨永信是在2007年。


那时,他16岁,因为天天泡在网吧打游戏,被亲戚五花大绑扭送到一个刚成立一年的“网络成瘾戒治中心”。


那里虽然(🈲)成立不久,但却在当地(🏗)小有名气。爸妈经常用“再玩就送那儿去电你”,教育爱上网的孩子。


小张一直把网戒中心当做笑话,甚至在去的路上,还摆出一副“反正我分分钟就能(🥁)逃跑”的表情。


直到被几个人强行摁住,感受了第一轮的网瘾检查,他才知(❤)道这(👶)只是噩梦的开始。



“感觉有道白光穿(🎠)透太阳穴,像针一样拨弄脑子。疼到想死,但(📠)又死不(🦖)了。”


第一轮电击后,小张没了挣扎的力气,只能用眼睛表达愤怒。


可还没等他发(🍫)泄,第二轮、第三轮电击又来了……


随着电量的增大,他的意识开始变得(🤢)模糊,隐约听到有人(🆑)不断问到:
“知(🕌)道为什么来这吗?”

“服了吗?”

“错了吗?(⏸)”


只要答错了,或者答慢了,就会遭受新一轮电击。


等到前几个问题都答对了,那人又问:“想好出去以(🍹)后该怎么跟父母说吗?”


这时,小(🐽)张连话都说不出来,仅凭下意识微微地(🐒)点了点头。那人(➕)观察了(🥂)一会,才示意其他人给小(🤖)张松绑。


强烈的电(🍘)击令小张头痛、眩晕、恶心、反应迟钝,但他哪怕爬着,也要迫(🛠)不及待地离开那张床。


见到父母的那一刻,他“本能(👍)”地下跪,抱着他们痛(🔻)哭(⤵)。张(🏃)妈妈很久没看到儿子这么乖巧了,不禁大哭起来。


第一次治疗就有如此显著(📼)的效果,哪个父母肯半途而废?随后,他们就办理了入院治疗手续。


据小张回忆,网戒中心完(📭)全就是一个以杨永信为中心的集权小社会,所有(➗)规则都由他制定。


杨永信就好比一个“皇帝”,家长组成家委会,一些表现好的(🦄)孩子会被选为班干部,其余孩子按配(🍂)合度分为各个等级。孩子们之间要互称对方为盟友。


家委会成员(🌂)和班干部(🏟)们拥有生杀大权,也就是负责执行杨永信制定的86条“国法”:


往窗外看就代表想逃跑,违规;

不说话意(💻)味着不愿(😞)接受改造,违规;

一个人待在(🏄)宿舍,上厕所锁门,洗漱慢……


违规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。


总之,大违(🌅)规马上会被送往十三号室(📏),小违规则会被画一个圈,圈到一定程度就要去接受电击。


此外,杨永信要求孩子们天天写日记汇报状态,并在课上点评。



一节(💟)思想教(⛔)育课通常会持(😴)续四五个小时,他在课上大讲特讲成功经历,给盟友(🐍)、家长们洗脑。


同时,他还会给盟友吃强效(🌥)抗(💚)抑郁药物或是安定(🧕),以保证“患者”的绝对顺从。


服药后会反应迟钝、(🖨)行为缓慢,所以逃跑和自杀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
况且,杨永信还要求盟友、家长之间可以相(👊)互举报,家长犯错扣钱(🥪),盟友有问题就被电击。


小张说,当班委的(🧐)那段时间,是他为数不多的“幸福时光”。


班委找个理由就能走出网戒中心;遇到不听话的还(🚩)可以利用职权好好“招待”对方。


有一次,他被几个盟友质(🌒)疑(🍈)滥用私权,结果当天晚上那几个人就被送去电击了。


不过,他的好日(📊)子并未持续太久。


小张偷偷在机(🥅)房给女朋友留言:“等我,我很快出来”,可却被一位家长抓了现行。


那天晚上,他被盟友围观电击直到深夜。一些关系不错(🏉)的盟友还落井下石,说他在厕所辱骂杨永信。于是,他经历了(👜)第二次电击。


然而,比这更绝望的是,小张在生不如死的时(🥏)候,她的母亲却在一旁大喊着:“加大电量,电死他!”


在网戒中心,不仅所谓的盟友都是奸细,甚至(🎀)连亲生父(🐂)母都不能相信。


那次以后,小张仿佛重获新生,每天都保持打鸡血的状态。他知道只有“装得更好”才有机会走出去。


一段时间后,杨教(😶)授判定他的网瘾彻底治好,已经成为他精心培养的“精品”,可以(🙎)出院了。


张父张母感恩戴德地谢过专家,带着孩子回家了(🕶)。


他们要好好向周围人宣传一下网(🍟)戒中心。


2008年,央视纪录片《战网(🖕)瘾》播出,其中详细介绍了杨永信和他的网戒中心。



无数对自家“熊孩子”束手无策的家长们,好似看到了曙光。他们连夜启程,赶往(💹)临沂,不惜一切代价,拯救孩子。


至此,杨永信一夜(🥩)成名。


“永信治疗法”成了(🎢)同行学习的模板,他的奋斗史也被挖了出来。


那么,“神医”杨永信到底有着怎样(🚗)的成长经历呢?



1962年,杨永(🔗)信出生(🎵)在山东省临沂市的(🎻)一个普通家庭。


虽然家境贫寒,但(🛫)一家三口过得十分幸福,杨永信的性格也十分活泼开朗。


可惜(🚲),这一切却因为同村人的恶意(🎶)改变了。


听说,这个人和杨永信的父母有矛盾,就借故经常欺负年幼的杨永信,还骂他是野种。


大人们天天耳濡目染,孩子们自然也有(🏅)样学样。


于是,他们(😎)便联合起来一起孤立杨永信,不(🗨)是丢掉他的作业本,就是往他裤子里扔虫子(🈹)。


如果向老师告状,他也会受到惩罚(🍶),而且第二天还可能招致更凶狠的欺辱。跟爸妈诉委屈,他们不但不相(😒)信,反而觉得杨永信太过(🚸)娇气(👣)。


1982年,杨永信考上(🏥)了山东医学高等专(🥘)科学校,并彻底与(🧞)父母切断往来。


在学校里,他又变回了那个开朗的(💑)孩子,不管认不认识,看见老师必会问好。对待学业也相当用心,特别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。


毕业后(🤞),他成为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。但因为专科学历,外(🐙)加没背景没资源,他一直不受重用。


于是,杨永信努力考上了济宁医学(🤮)院,成了一名本科生。


学成归来,杨永信再次回到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工作,还混成了病区主任。



但是,他仍然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(🚨)。


直到有一天,一个家长哭着跪求医生治治“染了网瘾”的孩子。


“网瘾(🌀)”两个字顿时打开了杨永信的思路,他终于找到了事业的方向。


杨永信非常推崇电击疗法(🏦),甚至认为西方人的电击之所以作用不大,是因为电得不够。


所以,只要强度够大,任何“疑难杂症”都能轻(🤯)松解决。


随后,杨永信靠着“电击神技”迅速成立“网戒中心”,治疗网瘾。


与(⏹)此同时,他遇到了生命中的“贵人”刘明银


2002年的蓝速网吧事件令网游成了“电子鸦片”,网吧也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。


刘明银看准这一话题,遍地寻找相关素材。在听说老家有个网戒中心后,他很(🍦)快与杨永信取得联系。对于网络的看法,两人一拍即合。


就这样,刘明银对杨永信展开了为期两年(🥇)的跟踪报道。


2008年,央视纪录片《战网魔》一经(🤢)播出(🕞),瞬间霸占当年的热点。


片中将网瘾归结为精神疾病,



而杨永信就是(🖌)救世主。


在如此权威的包装下,杨永信立刻变成家喻户晓的专家,并成功入选(🔺)山东省道德模范候选人,还获得了享受“国(🛷)务院特殊津贴”的殊荣。



成名之后,杨永信的网戒中心(🔕)不再局限于治疗网瘾,什么孩子早恋、同性恋、打架、吸毒……不管真假,无论对错,只要家长觉得不对(🍁),就会送孩子到杨叔(💞)那去“治病”。


有个怀(🛑)孕7个月(🚇)的女孩,被(🐉)父母交给杨永信改造。原因是男朋友没工作,父母不同意他(🈁)们交往,但她坚持要和男朋友在一起,还准(🎹)备把孩子生下来。


正常人都经受不住电击的折磨,何况(👳)是一个孕妇。不出所料,女孩当晚就流产了。


对于(🎪)家长而言,只要能让孩子变得乖巧听话,他们不在乎过程,哪怕是使用暴力。


据(🕐)说(👪),网戒中心几乎可以算是当地的经济支柱。每天有大批的家长、孩子去到当地。吃饭、住宿(👺)、购物全都要花钱,帮人逃跑就等于自断财路,所以,即便有人顺利(💾)出逃,也走不出那个(♉)城市。


在家长、同乡(🎑)的“支持下”,杨永信更加肆无忌惮。


难道他真的不怕被举报吗?


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,杨永信非常自(🧒)信地大笑:(🕹)“太(🏯)好了,你觉得网上还少吗(🍥)?”



不过,他的笑声没有(🤹)持续太久,就被央视《经济半小时(🚍)》曝光了(⬇)。


据统计,每个孩子每月的治疗费高达6000块,一个疗程需要(🐜)四个半月,也就是至少要收取27000元的费(🈁)用。



自网(🏦)戒中心成立三年来,总共收取了将近8100万的治疗费用。


他还打着不强制的旗号让家长们买他的书,一套4本200元,美(🤾)名其(🚣)曰(🐨)向周围人传递大爱。


再加上各(⏹)地演讲、访问、专利的药品和日常罚款,赚得盆满钵满(🧞)。


除了大肆揽财被质疑,他的治疗方式也引起了专业人士的关注。


一开始(🔔)给孩子们用的是DX-IIA电休克治(😚)疗仪。这种仪器是违规用(🦄)品,且早已被国际淘汰,但杨永信身为精神科专家却在采访中表示根本不清楚。


后来,由于争议过大,他的医院又换成了低频脉冲电子治疗仪。


有记者(🥡)尝(🎵)试当电流达到3mh时,成(🚏)年男子已经痛到无法承受。可是,在《战网瘾》中有个一闪而过的镜头却显示初次电量就达到了10mh。


很(🎱)多当事人都(🤵)表示,他们经历过40mh。


还有一个(🕝)男孩,由于电得太重,光拔针就花了5分钟,电得他手里全是血。


随着各种违规操作的揭露,网戒中心终于被关停了。


但是,杨永信却毫发无损,继续(➕)当着主任(🏬),享受国家特殊津贴,还经常在网上大放厥词。


大家也发现理应关(🍵)停的网戒中心,改头换面后,仍然正常运行。


在相关部门的介入下,杨永信的网戒中(🌨)心于2019年才真正关闭。


神奇的是,杨永信(🥈)本人又一次毫发无损。


有网友透露,他还会在门诊不定期坐诊。


2021年5月底,他竟以副院长的身份,主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大会。



更可怕的是,他用之前的电击案例发表了100多篇论文,其中包含3篇SCI论文。


而那(➿)些孩子又怎样了呢?


小张说,他出院后,真成了精神病患者,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看着他。即便睡觉,也要放把刀在枕头下,耳朵也不会放松警惕。


再后来,他(🧠)因为去外地见女友,被第二次抓进了网戒中心,经受了更残忍的治疗(🌫)。出院后,他就再也没回过家。


有一天,他无意间在电视里看到了杨永信,大(🍭)脑一片空白。等反应过来,才发现自己把电视砸了。


为了远离痛苦,小张选择了“最轻松”的自杀方式:(💫)吃安眠药(👪)。


被抢救过来后,他看着床边唉声叹气的妈妈(🚜),毫无任何倾诉欲望。医生(😣)说,他患了严重的抑郁症。


几年后,小张交了女朋友,也有过几个孩子,但都被“处理”掉了。他深知自己(🏖)当(⚫)不了一个好家长。


还有(🔫)的人,宁肯对着(🅾)几百米下漆黑一片的矿井,也不愿在阳光下装样子。


可杨永信却说:“这些孩子,如果能装一辈子,是不是也很好?”


他认为自己(🕺)又做了一(🌈)件功德无量的事(🚩)。



参考(🐷)资料:

纪录片:《战网瘾》 (2008)

《中国青年报》:少(💠)年被“电击治(⏱)网瘾” 母亲喊:加大剂量(🕚),电死他!(2016)


本文作者:京酱rose

责任编辑:柳叶叨叨


#杨永(❄)信##十三号##网瘾##电击##临(🕍)沂网戒中心再曝虐待#